為幫助本地年青人關注空氣污染問題對健康的影響及掌握更多空氣知識,健康空氣行動(CAN)夥拍香港科技大學環境研究所 (HKUST-IENV) ,並獲何鴻毅家族香港基金贊助,於2020年攜手開展「好空氣社區」的教育項目。
屯門區一直是香港空氣污染地區之首,區內屯門公路行車繁忙、鄰近亦有屯門碼頭及龍鼓灘發電廠,致區內空氣質素欠佳。今次以空氣污染「重災區」屯門為起點,讓學生透過交流工作坊、流動學習活動(Mobile learning),結合「1.5公里體驗式學習圈」理念,了解空氣質素測量及技術應用,把難以看見的空污問題,運用圖像及科學數據呈現,讓年青人及公眾多加關注空氣污染對健康帶來影響的環境議題。
「好空氣社區 Carry On!」七間參與計劃的屯門中學,包括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浸信會永隆中學、路德會呂祥光中學、東華三院鄺錫坤伉儷中學、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梁植偉中學及東華三院邱子田紀念中學,聯合舉行展覽分享學習成果,向公眾展出他們於屯門區77個潛在空氣污染檢測站採集的數據以及分析結果,並公佈「十大空氣污點」及「十大較優質空氣點」。
學生於77個地點安裝二氧化氮試管收集數據 並以始建立社區庫存 以不同角度認識社區
七間參與計劃的屯門中學,於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期間,分別在學校1.5公里範圍内,利用可攜帶裝置,各自出發記錄社區面貌,於屯門區內77個地點安裝二氧化氮試管,於每個點採集三星期的數據,並進行實地考察及街訪,在生活上最熟悉的1.5公里生活圈,尋找空氣污染黑點及環境健康風險,以不同角度認識社區。
交通運輸站成三大空氣黑點 紅橋巴士站成空污黑點之首
本地二氧化氮主要來自汽車排放,根據環境局委託的專家推算,每上升10微克/立方米的二氧化氮,死亡率會增加3.9%。調查發現,在十個十大空氣較差污點中,交通運輸(包括巴士站和輕鐵站)的空氣污染最為嚴重,二氧化氮濃度均超出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安全水平(年均每立方米40微克),最接近繁忙路段三個交通運輸點,分別為紅橋巴士站(每立方米222.18微克)、新墟街市巴士站(每立方米161.54微克)及屯門港鐵站巴士站(每立方米114.73微克),屬空氣污染最嚴重,為是次調查中的空污黑點,當中紅橋巴士站更遠超世衛指引4倍多。調查指出,巴士站的設計影響到站內的空氣質素,半封閉式的巴士站阻隔了空氣污染物的消散,令站內長期處於高污染狀態,持續影響乘客的健康。
調查亦發現,空氣質素較好的位置都是遠離繁忙公路的,而且多為公園和遊樂場,而且該些數據大都是在夏天時進行空氣檢測,夏天時有較多降雨,有利於空氣污染物的消散,所以空氣質素相對較好,較適宜學童和居民進行户外活動。
資料由 健康空氣行動 提供